2100人已瀏覽 時間 : 5天前
導語:本文詳細講解剛玉澆注料砌墻的具體施工步驟、材料選擇技巧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項,幫助您高效完成耐火墻體的建造。
第一次接觸剛玉澆注料砌墻時,我站在堆成小山的灰色粉末前直發愣——這玩意兒真的能變成堅固的耐火墻嗎?記得去年給揚州某化工廠做維修時,老師傅隨手攪拌的料漿竟像有生命般順著模板爬升,凝固后敲起來鐺鐺作響。今天我就把這手絕活掰開揉碎說給您聽。
攪拌環節最見功夫。上周在廣陵區施工,小李把水灰比多算了5%,結果料漿稀得像芝麻糊,急得項目經理直跺腳。正經配比得按廠家說明來,通常100公斤干料加6-8升水,用強制式攪拌機至少攪3分鐘。您要看見料漿能拉出細絲不斷,像融化的太妃糖那樣綿密就對了。有位干了二十年的老師傅跟我說,好料漿倒進模具時該有'綢緞落水'的順滑感,這比喻再貼切不過。
支模可是個精細活。去年在寶應縣的項目就吃過虧,木模板沒刷脫模劑,拆模時帶下來大塊料面,心疼得直抽涼氣。現在我們都用鋼板做模板,接縫處拿耐火膠泥抹得嚴絲合縫。有回驗收時甲方拿游標卡尺量平整度,3米長的墻面誤差不到2毫米,那成就感比三伏天喝冰啤還痛快。提醒您特別注意轉角處要加45°斜撐,不然澆注時準鼓肚子。
養護階段最容易被忽視。上個月江都區有個急活,工人剛拆模就用噴燈烘烤,結果墻面炸出蜘蛛網似的裂紋。正宗做法是先在25℃環境里捂三天,像伺候月子似的保持濕度,然后每小時升溫15℃慢慢烘到300℃。廠里老會計總笑我們像在烤面包,可這'面包'要是烤不好,日后爐子漏火可不是鬧著玩的。記得有次烘烤時我在控制室打盹,溫度超了50℃,被老師傅拿著測溫槍追了半個車間。
最后說說接縫處理。前年給高郵熱電廠施工時,年輕工人圖省事沒留膨脹縫,結果投產后墻面鼓得像青蛙肚子。現在我們都按每米留6mm縫,塞上陶瓷纖維紙再抹密封膠。驗收時老廠長拿著手電筒照縫,光暈勻稱得能當標尺用。這手藝練熟了,砌出來的墻能扛住1600℃烈焰,比武俠小說里的金鐘罩還結實三分。
最新評論
在線客服
微信咨詢
聯系電話
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