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863人已瀏覽 時間 : 前天 08:48
導語:本文詳細介紹裝修材料基地的選擇技巧,包括如何辨別材料質量、價格對比及環保標準,助您找到靠譜的裝修材料供應商。
記得去年王阿姨家裝修時,跑遍了揚州各大裝修材料基地,最后卻買回一批受潮的木板。看著她急得直跺腳的樣子,我就想跟大伙兒聊聊——這裝修材料基地的門道,可不止比價格這么簡單。
走進任何一家裝修材料基地,撲面而來的首先是那股混合著木材、膠水和金屬的特殊氣味。我們揚州本地的老師傅常說,聞味道就能辨七八分——優質板材帶著淡淡的原木香,而劣質產品往往有刺鼻的化學味。上周在邗江區的建材市場,就遇到客戶李姐舉著塊生態板問我:'這板子側面怎么有這么多蜂窩狀小孔?'其實這就是典型的回收料壓制品,密度不足還容易變形。
說到瓷磚區更是暗藏玄機。現在很多商家會把廣東磚和山東磚混著賣,外行人根本分不清。我教大家個土方法:用鑰匙劃釉面,廣東磚基本不留痕,山東磚就可能出現白道。去年給西區陳先生家裝修時,他非要買那種超低價的特價磚,結果鋪完三個月就出現色差,現在客廳地面像打了補丁似的。
最讓人頭疼的要數衛浴產品了。有些裝修材料基地的樣品間燈光打得特別亮,普通消費者根本看不出鍍層的好壞。我們施工隊通常會用手機閃光燈斜著照,要是表面有類似橘子皮的凹凸,那這龍頭用不了半年準漏水。還記得運河邊那家新開的酒店嗎?就是貪便宜采購了一批劣質馬桶,現在每個月光維修費就夠買兩個新馬桶了。
其實選裝修材料基地有個不成文的規矩:早上九點前去最靠譜。這時候送貨的卡車剛來,你能看到最真實的庫存情況。上周四我帶著客戶趙先生去杭集那邊的基地,正巧撞見他們在卸一批新到的歐松板,邊緣整齊得像刀切似的,這樣的材料買著才放心。要是下午去,說不定就只能挑別人選剩的尾貨了。
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在網上比價,但裝修材料這東西真的不能光看價格。我們揚州有句老話:'便宜買老牛,回頭田難耕'。去年有個業主在電商平臺買了所謂'工廠直供'的防水涂料,價格只有市場價三分之一,結果衛生間做完防水測試那天,樓下鄰居的天花板直接下起了'小雨',最后賠償金都夠買二十桶正品涂料了。
最新評論
在線客服
微信咨詢
聯系電話
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