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抗癌協會專業委員會委員,武漢癌癥康復會特聘指導專家、武漢國粹中醫院腫瘤首席專家龍青峰主任認為:腫瘤治本的關鍵是調理陰陽,通過糾正陰陽偏勝或偏衰來改變患者癌性體質,實現治病留人目標。
陰陽失衡引起正虛,最終導致腫瘤的形成
龍青峰主任從事中醫腫瘤臨床與研究工作40余年,對腫瘤病因病機有獨到而深刻的認識,認為癌癥的主要病因是正氣衰退,內環境失衡,致癌因素蓄積體內,擾亂臟腑,致使痰濕毒瘀聚為有形而發病。
對于正虛形成的原因,龍青峰主任指出,正虛就是正氣衰弱,正虛是機體陰陽失衡的結果。就人體而言,氣是陽、血是陰;就五臟六腑來說,臟屬于陰性,腑屬于陽性。具體到每一個臟腑和經脈,又有陰和陽之分。陰,是各種體液成分如精、血、津、液等的通稱,其功能是對機體各個臟腑器官進行滋潤、濡養;陽,就是通常所說的陽氣、氣機、驅動力,起到溫養腑臟及起到運化的作用。
龍青峰主任提醒說,人體只有在臟腑陰陽協調平衡的狀態下,才會確保機能正常、正氣充沛、保持強大的抗病能力。正氣是陰精和陽氣的結合體,有自我調節、抗病防邪、病后或虛弱時自我修復的作用。一旦人體陰陽動態平衡在內外因素作用下被破壞了,就會導致正氣虛弱,進而引發各種疾病。比如當陽虛不能溫煦陰、陰變為寒時,就會出現陽虛寒凝;當人體陰陽失調、陰虛不能制約陽時,則會形成陰虛內熱、陰虛火旺、陰虛陽亢等多種病癥。
腫瘤就是人體陰陽動態平衡,在內外因素作用下被破壞而產生的。其初期表現為正氣衰退,內環境失穩,致使癌因素蓄積體內,長期擾亂臟腑,最終使痰濕毒瘀聚為有形,發而為癌。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和機體的正氣不足密切相關,而正氣衰通正是陰陽失衡、內環境被破壞的結果。
腫瘤治療的重點是調和陰陽,改變患者癌性體質
在深刻認識人體陰陽失衡在癌癥形成過程中的關鍵作用的基礎上,龍青峰主任指出,中醫腫瘤治療應應從調和陰陽開始,充分重視糾正陰陽偏勝或偏衰,通過恢復陰陽平衡達到治療目的。具體就是在辨別機體陰陽盛衰的基礎上,調和陰陽使之達到陰氣和平、陽氣固密的狀態,使陰精、陽氣充盛,實現陰陽和諧、正氣復生、正復邪退、邪退積消之目的。
龍青峰主任強調說,古人提倡治病求本,這個本就是調和陰陽、使陰陽協調配合、相輔相成、以維持正常生理狀態。中醫腫瘤治療同樣需要求本,通過四診八參來判斷各臟腑陰陽偏衰或偏勝的情況,然后根據陰陽偏衰以及寒熱不同狀況,使用多種扶正藥物調補陰陽氣血,通過四個糾正即糾正陽偏勝、糾正陽偏衰、糾正陰偏勝、糾正陰偏衰來達到平衡陰陽、扶助正氣、御邪外出的目的。
一旦患者臟腑陰陽失衡得到糾正、正氣得以恢復,那么其在抗癌和防止癌瘤轉移中的作用就能得到發揮。激發患者自身抗癌能力,是中醫治癌區別于西醫的優勢所在。
【大夫檔案】
龍青峰:國粹中醫腫瘤首席專家,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特需門診專家,中國抗癌協會專業委員會委員,武漢癌癥康復會特聘指導專家。
從事中醫腫瘤臨床與研究工作40余年,熟讀中醫經典,對中醫治療腫瘤有較深入的研究,在預防腫瘤術后復發與轉移,減輕疼痛及并發癥,提高生存周期等方面有豐富的臨床治療經驗。
擅長運用中醫藥對肺癌、肝癌、胃癌、鼻咽癌、食管癌、腸癌、胰腺癌、骨癌、乳腺癌、卵巢癌、子宮內膜癌、宮頸癌、甲狀腺癌、膀胱癌、腦瘤等惡性腫瘤治療,通過辨證使用中藥材、抗腫瘤中藥濃縮顆粒劑與膏方治理調理體質。在中醫藥防治腫瘤并發癥、腫瘤放化療后的不良反應方面積累了一定經驗。患者美譽度高、口碑極好,深受患者愛戴與推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