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人已瀏覽 時間 : 5天前
導語:本文詳細介紹店面家庭裝修合同的簽訂流程、關鍵條款解析及常見糾紛預防措施,幫助業主規避風險,確保裝修順利進行。
記得去年幫表姐把關她那間奶茶店的裝修合同,翻到第三頁就發現材料清單里藏著『同等品質替代』的貓膩條款。這年頭簽裝修合同就像拆盲盒,明明說好是進口瓷磚,完工時卻變成倉庫積壓的瑕疵品。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說說,怎么把這紙合同變成護身符。
上周遇到個挺揪心的事,西區糕點坊李老板拿著被雨水泡發的密度板來找我們。合同里白紙黑字寫著『防潮板材』,可施工方鉆了『品牌僅供參考』的空子。其實辨別這類陷阱有個訣竅——所有材料必須精確到品牌、系列、型號三級信息,比如『馬可波羅仿古磚PG6028』比籠統的『仿古磚』靠譜得多。我們團隊整理過常見偷梁換柱套路,光是乳膠漆就有『同價位替代』『工程專供』等五種變相降配說辭。
進度款支付比例才是真正見功力的地方。見過最坑的合同要求首付60%,這相當于把主動權全交給施工方。老監理王叔常說要遵循『3331』原則:開工30%、水電驗收30%、木工驗收30%、尾款10%。去年幫口腔診所談合同時,我們特別加上了『超期每日扣款0.3%』的條款,結果比預定工期提前兩周完工。記住,付款節點必須與驗收捆綁,比如『瓷磚鋪貼驗收后支付二期款』這種明確表述。
最容易被忽略的其實是安全事故責任條款。上個月建材市場那起工人墜樓事件,業主被判擔責30%就因為合同寫著『甲方提供簡易腳手架』。正規合同應該明確:『乙方負責施工安全及人員保險』,還要檢查裝修公司是否具備安全生產許可證。曾見過有業主為省5%管理費找游擊隊,結果砸承重墻被物業罰了八萬,這錢夠請三家正規公司了。
說到補充協議,江都路那家美容院老板吃過悶虧——口頭承諾的『防水保修五年』沒寫進合同,第二年漏水時工長早改行了?,F在我們都要求客戶用手機錄關鍵溝通內容,所有變更必須簽補充協議。特別是隱蔽工程驗收,最好約定『留存360度影像資料』,去年有個客戶靠這條款成功索賠了被埋的破損水管。
最后提醒大家,別被花哨的效果圖忽悠。見過最離譜的案例是合同附件效果圖寫著『僅供參考』,業主以為的實木格柵變成貼皮密度板。建議把設計圖紙作為合同不可分割部分,每個節點都對應效果圖編號。我們工作室最近經手的咖啡廳項目,連吊頂射燈間距都標注到厘米,完工時老板拿著激光測距儀驗收,那才叫一個踏實。
最新評論
在線客服
微信咨詢
聯系電話
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