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458人已瀏覽 時間 : 6天前
導語:針對近期錢皇蠶絲被曝光事件,本文深度解析蠶絲被市場亂象,提供真假辨別技巧與選購指南,幫助消費者避開劣質產品陷阱。
最近朋友圈瘋傳的錢皇蠶絲被曝光視頻,看得我后背直冒冷汗。作為在揚州家紡行業摸爬滾打十年的老技術員,那天凌晨三點我反復暫停視頻,盯著那些發黃的填充物和扭曲的絎縫線,手指頭不自覺地敲著茶幾——這手法太熟悉了,簡直是我們行業里的'經典配方'。
記得去年幫客戶檢測過一床號稱'100%雙宮繭'的蠶絲被,拉開檢測口那瞬間我就笑了。表層倒是鋪著雪白的蠶絲,往里掏五厘米就能摸到成團的化纖棉,像夾心餅干似的。最絕的是吊牌上還印著'支持專柜驗貨',可那些化纖絲經過柔順劑處理后,連老師傅都得靠燃燒測試才能辨真假。
上個月開發區張阿姨拿著曝光的同款蠶絲被來找我,她說話時嘴唇都在抖:'閨女花兩千八買的結婚被子,蓋了半個月渾身起紅疹...'我拆開被角取樣時,那股刺鼻的酸味直接竄進鼻腔,這哪是桑蠶絲該有的蛋白纖維味?分明是劣質漂白劑混合黏膠纖維的化學氣味。
其實辨別真偽沒那么玄乎,我教大家個土辦法:揪一小簇填充物放進84消毒液,真蠶絲會慢慢溶解成淡黃色絮狀物,化纖則蜷縮成硬疙瘩。不過現在有些高仿品會摻30%真絲應付檢測,所以還得配合看絎縫——手工定位的針腳該像蜻蜓點水般輕盈,機器絎縫的線跡則僵硬得像蜈蚣爬。
最近總有人問我:'為什么大品牌也出問題?'去年參加行業展時,某代工廠老板酒后吐真言:'旺季時哪來那么多雙宮繭?批發市場論噸賣的'蠶絲棉',泡過增重劑后每公斤成本不到八十...'說著還把打火機往我手里塞,讓我燒燒看那些會滴黑油的'特級絲'。
建議大家選購時別光看檢測口那點樣品,就像我們驗貨時必定對角線剪開三個點。真正的好蠶絲被該像云朵般蓬松卻有筋骨,抖動時有沙沙的絲鳴聲。下次若遇到店員說'這床是活動款特別便宜',您可得留個心眼——頂級桑蠶絲原料今年收購價都突破400元/斤了,那些賣三五百的'蠶絲被',里頭裝的到底是什么?
最新評論
在線客服
微信咨詢
聯系電話
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