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77人已瀏覽 時間 : 5天前
導語:詳解餐飲裝修規定中的消防審批流程、廚房衛生標準及空間動線設計要點,助您避開裝修雷區,輕松通過開業檢查。
剛接手一家200平的臨街店鋪準備做川菜館,原以為刷個墻擺上桌椅就能開業,直到被市場監管部門叫停才知道——餐飲裝修的水比火鍋湯底還深。上周隔壁海鮮店因排煙管道不合規被罰3萬,看得我后背發涼。今天咱們就嘮嘮那些裝修時容易踩的坑,這些血淚教訓可都是真金白銀換來的。
先說最要命的消防規定。去年老城區的串串香店著火事件后,現在消防驗收嚴得嚇人。我們揚州要求就餐區每50平米必須配1個4公斤滅火器,廚房得單獨加裝燃氣報警器。最容易被忽略的是疏散通道寬度,像我們這種帶卡座的餐廳,主通道留1.5米都嫌緊張。建議提前去消防支隊要份《餐飲場所消防技術標準》,里面對噴淋系統、防火分區的要求寫得明明白白。
后廚衛生這塊才是真正的技術活。上次檢查時,衛生監督所的小伙子拿著尺子量洗碗池尺寸,三連池的單個池體長度不能小于40公分,池底坡度必須大于5度。更絕的是吊頂要求——所有接縫處得做圓弧處理,說是防蟑螂爬行。我們后廚最初用的普通鋁扣板,后來不得不全換成抗菌集成吊頂,光這一項就多花了2萬塊。
現在說說最燒腦的動線設計。見過太多店因為傳菜路線和收殘路線交叉,高峰期服務員撞得人仰馬翻。我們店試營業時就吃過虧,后來重新調整了備餐臺位置,讓顧客入口和廚房出貨口呈對角線布局。這里分享個數據:前廳后廚面積比最好控制在7:3,備餐通道寬度建議留1.2米,這個尺寸推餐車轉身剛好不費勁。
最后提醒各位老板,裝修前務必先去政務中心拿《餐飲服務單位建設審查表》。我們隔壁牛肉面館的王老板就是漏了油煙凈化裝置設計圖,結果裝修完又砸墻重裝。現在揚州對新辦餐飲實行'一窗通辦',只要材料齊,消防、環保、食藥監的審批能同步走,比我們三年前省事多了。下期跟大家細說怎么用軟裝規避硬裝缺陷,記得關注我們揚州家裝的更新動態。
最新評論
在線客服
微信咨詢
聯系電話
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