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761人已瀏覽 時間 : 昨天 14:04
導語:遇到家庭裝修合同糾紛不知如何起訴對方?本文詳細解析裝修糾紛起訴流程、證據收集要點及賠償標準,助您通過法律途徑維護權益。
去年春天,我家那場裝修噩夢至今想起來還讓人心頭發緊。當時和揚州本地一家裝修公司簽了全包合同,說好三個月完工,結果半年過去了,瓷磚空鼓、水電走線亂七八糟,項目經理還玩起了失蹤。那天晚上蹲在漏水的衛生間里,我突然意識到——這官司非打不可了。
記得第一次去廣陵區法院立案窗口時,手心全是汗。工作人員要我準備的起訴材料中,最關鍵的就是當初那份被我們當寶貝收著的裝修合同。可翻出來才發現,合同里工期延誤的違約金條款竟然寫著『按日萬分之三』——這個數字聽起來專業,實際算下來每天才賠幾十塊,根本不夠租房的損失。這時候才懂揚州家裝協會老李說的:『簽合同那會兒省的心,全是將來流的淚』。
證據收集過程比想象中艱難。手機里存的施工照片因為自動清理只剩零星幾張,幸虧當時多在業主群發過現場視頻。最戲劇性的是驗房報告——我們花800塊請的第三方監理,在法庭上被對方律師質疑資質時,突然從公文包掏出蓋著CMA章的檢測數據,那一刻我突然理解什么叫『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』。
開庭當天,對方帶著兩個『老師傅』來當證人,說工程質量問題是我們后期使用不當造成的。法官問到防水測試記錄時,他們支支吾吾的樣子,讓我想起揚州裝修圈里流傳的那句話:『沒做過閉水試驗的防水,就像沒領證的婚姻』。最終判決書下來,除了返還30%工程款,還支持了我們在外租房的費用——雖然比預期少,但那個紅章蓋下去的時候,感覺這半年堵在胸口的氣終于順了。
現在每次路過那家裝修公司的新展廳,總看見有業主在簽合同。想提醒他們仔細看看補充條款里的『按實際發生工程量結算』這種陷阱條款,又怕被當成鬧事的。后來在揚州住建局官網看到,去年全市裝修糾紛調解成功率還不到40%,這才明白我們這些踩過坑的人,把經歷寫出來或許就是最好的維權。
最新評論
在線客服
微信咨詢
聯系電話
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