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677人已瀏覽 時間 : 2025-08-26 08:41:21
導語:本文詳細介紹了結構拆改工程的施工流程、安全注意事項及驗收標準,幫助業主了解如何規范進行拆改工程,確保建筑結構安全。
記得去年接手老城區那套學區房改造時,我站在滿是裂縫的承重墻前直冒冷汗。業主王阿姨攥著二十年前的建筑圖紙絮叨:'這堵墻當年是后砌的,應該能拆吧?'作為在揚州做了十幾年家裝的老兵,我太清楚這種'應該'背后藏著多少隱患。結構拆改工程就像給房子做外科手術,一刀下去可能見血封喉。
上個月驗收的案例就特別典型。翠崗小區那戶把陽臺隔墻全砸了,物業找上門時還振振有詞說'別人家都這么改'。等我們帶著鋼筋掃描儀過去,紅色警報燈在原先的構造柱位置瘋狂閃爍——業主當場腿都軟了。所以每次開工前,我們團隊必定帶著三樣法寶:原始結構圖、混凝土強度檢測儀,還有住建局最新版的《既有建筑改造技術規范》。老張常說我們像'裝修界的法醫',這話真不夸張。
說到具體操作,有個細節很多施工隊會忽略。拆剪力墻必須用液壓鉗逐層破碎,但去年建材市場對面那家裝修公司圖省事,直接用大錘掄。結果震動導致樓上吊頂開裂,賠了八萬六?,F在我們每拆三平方米就要停下來檢查相鄰墻體,激光水平儀隨時監測樓板變形。李工頭的記事本上記著血淚教訓:'2021年桂花大廈事故,就是拆除時沒做臨時支撐。'
最近梅雨季接的活更得小心。上周在名門壹品施工,發現混凝土墻里有明顯滲水痕跡。立即停了工,用紅外熱像儀一照,果然鋼筋銹蝕率超標。這種情況必須先用碳纖維布加固,業主雖然心疼多花的兩萬塊,但看到檢測報告上'承載力下降40%'的數據,還是后怕地簽了變更單。說實話,干這行最怕遇到'差不多先生',畢竟房子是要住幾十年的。
驗收階段的故事能寫本小說。最經典的是京華城那單,業主堅持要在拆改處做酒柜。我們用回彈儀測了十七個點位,最后在交接處發現有個數據異常。撬開裝飾石膏線一看,新舊墻體接縫處的水泥根本沒填實。現在團隊里的小伙子都養成了職業病,去餐館吃飯都要摸兩下承重柱。這些經驗都是用真金白銀換來的,所以每次看到有人問'能不能省掉結構檢測',我都想給他看手機里存的坍塌現場照片。
最新評論
在線客服
微信咨詢
聯系電話
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