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836人已瀏覽 時間 : 2025-08-26 08:42:03
導語:本文詳細講解辦公樓結構拆改的完整流程,包括前期規劃、施工要點及驗收標準,幫助業主了解如何確保拆改工程的結構安全與合規性。
記得去年接手老城區那棟90年代辦公樓改造時,業主王總指著發黃的墻體說:"這樓當年可是地標,現在連電梯都裝不了"。他手摸過裂縫處的墻皮簌簌掉落,那股子霉味混著石灰粉直往鼻子里鉆。作為在揚州做了十幾年家裝的技術員,我太懂這種老樓的脾氣——看似結實的預制板下面,可能藏著縱橫交錯的老化管線,就像給危重病人做手術,每一錘子下去都得提著心。
第一次帶著激光測距儀進場勘察,紅點在斑駁的墻面上游走時,就發現原圖紙和實際結構差了近20公分。這種老辦公樓最怕的就是盲目開拆,上個月隔壁市就有施工隊打穿承重柱的案例。我們團隊花了三天做三維掃描,把每根梁柱的位置都標得清清楚楚。記得電工老李蹲在吊頂里查線路時,突然喊了聲"好家伙"——原來八十年代的電線竟用布條纏著絕緣膠帶,這種活化石級別的隱患,現在想想都后怕。
真正動工那天,沖擊鉆剛碰到樓板就震下大片墻皮。我們特意選了周末凌晨開工,但混凝土碎裂的悶響還是驚飛了滿樹的麻雀。監理張工拿著分貝儀守在窗口,每超過65分貝就揮手叫停。有業主問為什么不用破碎錘省事,其實就像揚州師傅們常說的"快工出糙活",液壓鉗雖然慢,但能避免震動波傷到保留結構。那些天工地總飄著鐵銹味的粉塵,工人們戴著防毒面具作業,拆下的鋼筋在夕陽下泛著暗紅的光。
最驚心動魄的是拆三樓懸挑梁那天。當支撐架卸到第七根時,整個樓板突然發出令人牙酸的"吱呀"聲。我們馬上啟動應急預案,十幾個千斤頂同時頂住下沉點。后來發現是五十年前的混凝土碳化深度超標,原設計配筋根本不夠?,F在每次經過那棟改造完的玻璃幕墻大樓,看見白領們端著咖啡等電梯,就會想起當時全員撤出現場時,王總攥著施工圖發白的指關節。
驗收那天特意請了省院的專家,老爺子拿著小錘敲打新老混凝土接縫處,突然在某處停頓。我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,直到他點頭說"澆筑密實度98%"才長舒口氣?,F在這棟樓不僅新增了消防通道,還巧妙地把舊承重墻改成了藝術展廊。上周遇到當初最反對改造的商戶劉姐,她正指著裸露的原始磚墻跟客人說:"瞧這些老磚縫,都是故事呢"。
最新評論
在線客服
微信咨詢
聯系電話
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