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758人已瀏覽 時間 : 6天前
導語:揚州家裝提供舊房裝修拆除一站式服務,涵蓋拆墻技巧、費用測算及安全注意事項,專業團隊讓您的舊房改造省心又高效。
站在那棟30年的老房子里,我用手輕輕敲了敲發黃的墻面,石灰粉簌簌往下掉。'這墻要是直接砸,怕是整棟樓都要抖三抖',身后傳來王師傅的嘀咕聲。上周李阿姨家拆陽臺時,就因沒注意承重結構,差點把樓下張大爺家的吊燈震下來。舊房裝修拆除這事兒,真不是掄起大錘就行的活兒。
記得去年幫文昌花園的陳先生改造時,我們先用紅外線儀把全屋掃了個遍。結果在看似普通的隔墻里發現了三根生銹的鋼筋,那是上世紀80年代特有的抗震結構。現在想來都后怕,要是按業主最初想法直接破拆,整棟樓的受力體系就毀了。所以現在每接舊房拆除單子,我們揚州家裝團隊必定帶著金屬探測儀上門,就像老中醫把脈似的,先給房子做個全身檢查。
廚房拆除最讓人頭疼的不是瓷磚,而是那些盤根錯節的老管線。上個月拆渡江路周姐家的灶臺時,擰開銹死的水閥瞬間,20年前沉積的鐵銹水噴了小伙阿強滿身。后來我們專門定制了帶壓力傳感器的切割機,碰到管道自動停刀。現在周姐逢人就夸:'人家拆房子像搞破壞,他們拆得像做外科手術'。這話聽著夸張,但確實是實情——有次從墻里完整取出一整排七十年代的搪瓷電線管,連博物館都想收購當展品。
說到費用,很多業主第一句就問'拆一平方多少錢'。其實真不是我們不肯報價,您說同樣是10平米的墻,磚混結構的和框架結構的,帶暗梁的和純隔斷的,拆起來能一樣嗎?去年翠崗新村的案例特別典型:表面看都是紅磚墻,等探測器往上一貼,東墻有電纜,西墻埋著鑄鐵下水管,最后報價相差近一倍。我們現在都備著份'拆除風險地圖',哪面墻可能藏雷,提前標得明明白白。
最讓我感慨的是拆老城區房子時,經常在墻縫里發現時光膠囊——褪色的糧票、生銹的頂針、甚至還有文革時期的油印傳單。上回在皮市街拆閣樓,刨開三層地板后,竟找到民國時期的地契。現在團隊里小伙子們都養成習慣了,碰到老物件先停工,等文物局的人來看過才繼續。這些意外發現讓冰冷的拆除工作突然有了溫度,仿佛我們不是在破壞,而是在幫這座城市梳理記憶的脈絡。
最近梅雨季,又到了舊房拆除最頭疼的時節。上周拆東關街那套木結構老宅時,連抽濕機都趕不上墻體內滲水的速度。老師傅們搬出祖傳法子:在要拆的墻面先糊上生石灰,等吸足水分變熟石灰了再動工。這土辦法比防潮布管用多了,就是苦了施工的伙計們——拆墻時熟石灰沾水發熱,得輪班作業。但看到最終保住了那些雕花門楣,大家都說值。畢竟在揚州這座古城里,有些老房子的筋骨,值得我們多費這番周折。
最新評論
在線客服
微信咨詢
聯系電話
返回頂部